国医大师李佃贵出席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三十五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大会

邕江之畔、共襄盛会。5月25-2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西中医药学会、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三十五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三届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交流会”在广西南宁召开。

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荟中医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凝聚了阵容强大的脾胃病行业顶尖智慧和力量,同襄脾胃病学科发展伟业,擘画中医药传承创新鸿猷。

26日上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主任庄乾竹,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苏祥飞,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旭东,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姚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黎甲文,以及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等10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谢胜主持。

开幕式上,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到场的国医大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李佃贵教授通过视频的形式发表讲话,李佃贵教授指出“本次大会汇聚了脾胃病领域最优秀的精英人才,代表最高学术水平,同时鼓励年轻一代中医人,热爱中医、坚定理论自信,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播好!”

陈俊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思想上的引领,持续巩固以党建促业务的发展能力;二是坚持创新导向,着力提升学术能力;三是坚持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唐旭东表示,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消化疾病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邀请了国内外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知名专家就目前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热点问题与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希望专家们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呈现一场角度多元、内容丰富、观点前沿的医学盛宴。

开幕式后还举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及《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发布仪式。此外,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牵头的《35项常见脾胃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通过审定并将后期期刊发表的事项也一并在发布仪式上进行了报告。

本次大会会议除主题论坛外,分设4个分会场(第三届广西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术交流会、慢性胃炎基层论坛、上消化道疾病基层论坛、功能性胃肠病基层论坛),5个脾胃病研究系列专题论坛(脾胃病特色技术与中医叙事护理论坛、先锋青年学者论坛、脾胃病循证研究论坛、现代信息技术在脾胃病临床研究及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应用论坛、名老优青传承论坛),及《快胃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意见/共识建议形成会、《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会等。

国内外知名脾胃病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业授课,交流内容包括脾胃系疾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进展、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脾胃系疾病的中医药循证研究,以及疑难重症的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涵盖学科发展、诊疗进展、理论探讨、经验传承、临床研究、基础实验等多方面的热点内容。

本次大会是疫情后线下举办的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的学术年会,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大会东道主,高度重视,全面统筹,时时跟进,积极行动,举全院之力承办大会,让本次大会成为备受瞩目的脾胃病学术年会。

回顾3天半的盛会,230多名国内著名专家及领域学者进行线上及线下授课、交流讨论、分享心得,线下参会人员共计1700余人,线上参会人数达5万余人次。会议聚焦国内外脾胃系疾病治疗经验分析和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共同研讨中医药防治脾胃系疾病治疗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策略,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赞赏与好评。

此次学术盛会在南宁的成功召开,为脾胃系疾病治疗的同道们搭建一个凝聚共识、交流经验、促进协作的高水平脾胃病学术交流平台,架起了临床与基础、预防与治疗、医与药等多学科交流的桥梁。一方面,各位专家为广西中医药发展不吝赐教、建言献策,推动广西中医药壮瑶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中医药力量;另一方面,大会角度多元、内容丰富、观点前沿,促进了中医学脾胃病领域的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水平迈上新台阶,脾胃学科影响力实现新突破,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